|
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
MKMCF Ma Chan Duen Hey Memorial College
|
|
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基本資料
|
本區:
|
西頁區
|
他區:
|
觀塘區
|
校監/ 校管會主席:
|
戎子由博士
|
校長:
|
崔永浩先生 (商學士(澳洲麥考瑞大學)、教育文憑 (教育大學)、理碩士(香港中文大學))
|
學校類別:
|
資助
|
學生性別:
|
男女
|
|
|
學校佔地面積:
|
約 6,000平方米
|
辦學團體:
|
香港路德會有限公司
|
是否已成立法團校董會:
|
已成立
|
宗教:
|
基督教
|
創校年份:
|
1998
|
校訓:
|
信與智 - 謙遜、關愛、勤勉、誠實
|
家長教師會:
|
有
|
學生會:
|
有
|
舊生會/校友會:
|
有
|
中一收生
|
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。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(適用於2024 年9月升讀中一)。 面試 50%, 學業成績 30%, 非學術表現 20%
|
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:
|
中一新生及家長迎新、中一新生暑期課程、與美國路德會合辦的「國際文化校園」計劃,並有為中一同學適應學校生活而設的一連串活動,如「中一銜接班」及「暑期英語聖經班」等。飯盒供應商為學生提供營養均衡的午餐。 學校參與體適能計劃和推行「一人一制服」計劃鼓勵學生注意健康和定期參與體育運動。
|
|
|
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學校設施
|
全校課室、特別室(中、英、數、STEM Room、健身室、帶氧訓練中心、Music Studio、縫紉室、電競運動室)、禮堂均裝設空調、擴音設備及電腦網絡;1間電腦室、1間多媒體學習室、1間學生活動中心、Mini Stage、Chapel、爬蟲館、太陽能陽光校園和攀石牆等。
|
|
|
中一
|
中二
|
中三
|
中四
|
中五
|
中六
|
學費($):
|
-
|
-
|
-
|
-
|
-
|
-
|
堂費($):
|
-
|
-
|
-
|
$300
|
$300
|
$300
|
|
|
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教師資料(包括校長)(2023/24學年)
|
核准編制內教學人員人數:
|
47
|
核准編制外教學人員人數:
|
53
|
|
學歷及專業教育文憑
|
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(%)
|
教育文憑:
|
100%
|
學士:
|
100%
|
碩士、博士或以上:
|
50%
|
特殊教育培訓:
|
32%
|
|
年資
|
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(%)
|
0-4 年
|
62%
|
5-9 年
|
4%
|
10 年或以上
|
34%
|
|
|
|
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班級結構(2023/24學年)
|
|
中一
|
中二
|
中三
|
班數:
|
3
|
3
|
3
|
|
中四
|
中五
|
中六
|
班數:
|
3
|
3
|
3
|
|
|
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開設科目
|
2023/2024 學年開設科目 |
|
|
中一至中三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國語文、數學、普通話、中國歷史、生活與社會、生命教育、科學*、地理*、聖經、音樂*、體育、電腦*、科技與生活*、視覺藝術、設計與科技、歷史(中一及中二)*、綜合商業(中三)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- |
|
|
|
: |
中四至中六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國語文、數學、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丶中國歷史、地理、經濟、企業,會計與財務概論、旅遊與款待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資訊及通訊科技、視覺藝術、音樂、體育、聖經、生命教育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- |
| |
2024/2025 學年擬開設科目 |
|
|
中一至中三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國語文、數學、普通話、中國歷史、生活與社會、生命教育、科學*、地理*、聖經、音樂*、體育、電腦*、科技與生活*、視覺藝術、設計與科技、歷史(中一及中二)*、綜合商業(中三)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- |
|
|
|
| 中四至中六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國語文、數學丶公民與社會發展科、中國歷史、地理、經濟、企業、會計與財務概論、旅遊與款待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資訊及通訊科技、視覺藝術、音樂、體育、聖經、生命教育、電影及超媒體、幼兒教育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- |
*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。 備註:與校外院校合作,提供應用學習課程。透過校內正規體藝課程拓寬學生的學習經歷並利用課外活動,培養學生的領導才能,並與校外團體合作,舉辦義工服務,讓學生服務社區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