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天主教培聖中學
Pui Shing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
|
|
天主教培聖中學基本資料
|
本區:
|
元朗區
|
他區:
|
北區
|
校監/ 校管會主席:
|
李志源神父
|
校長:
|
郭富華先生
|
學校類別:
|
資助
|
學生性別:
|
男女
|
|
|
學校佔地面積:
|
約 5,500平方米
|
辦學團體:
|
天主教香港教區
|
是否已成立法團校董會:
|
已成立
|
宗教:
|
天主教
|
創校年份:
|
1963
|
校訓:
|
明、德、至、善
|
家長教師會:
|
有
|
學生會:
|
有
|
舊生會/校友會:
|
有
|
中一收生
|
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。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(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)。 本校著重多元智能發展,審視學生在四個範疇的表現:面試、學術成績、操行和學業成績以外表現。 各範疇表現的評分標準大致如下: 1. 教育局成績次第排名(40%)、2. 學業成績以外表現(15%)、3. 操行(20%)、4. 面試表現(15%)、 5. 與本校之聯繫:例如曾就讀或在學兄弟姊妹/就讀天主教小學(10%)。
|
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:
|
學校舉辦中一新生輔導及家長日,讓大家對本校學生生活、對學生的要求及對學校活動組織和架構有所了解。同時,藉著迎新活動,讓學生互相認識,順利融入校園生活。本校亦向中一新生及家長介紹社區中心活動,提高學生課餘活動質素。另外,本校開辦中一迎新週,以班級經營,並透過興趣小組活動簡介學校各項政策和措施,配合訓輔導元素,有效提升同學之歸屬感。體育科每年舉辦與健康主題相關的活動(例如:展覽、參觀活動及體適能訓練等)重視學生身體健康狀況,經常透過問卷、早會宣傳及海報等向同學灌輸注重個人衞生及適量運動的重要性,讓師生共同向「健康校園」這目標邁進。本校繼續參加由保安局禁毒處舉辦的健康校園計劃,為期三年。同時藉着學校「體適能訓練中心」的成立,推展全校體適能計劃以推廣學校的健康校園政策,促進個人成長。
|
|
|
天主教培聖中學學校設施
|
本校每個課室均配備75吋亙動電視屏幕、電腦設備及擴音器等器材,供教學用途。18個特別室包括兩間綜合科學室、生物室、物理室、化學室、音樂室、視覺藝術室、創新科技室、人文室、資訊科技自學中心、多媒體學習中心、電腦室、英語角、宗教室、兩個學生輔導室、Band房、圖書館。而學生活動中心更建設了小舞台,方便老師教學及推行特別活動。學校亦設置學生貯物櫃,供學生使用。
|
|
|
中一
|
中二
|
中三
|
中四
|
中五
|
中六
|
學費($):
|
-
|
-
|
-
|
-
|
-
|
-
|
堂費($):
|
-
|
-
|
-
|
$340
|
$340
|
$340
|
|
|
天主教培聖中學教師資料(包括校長)(2024/25學年)
|
核准編制內教學人員人數:
|
62
|
核准編制外教學人員人數:
|
68
|
|
學歷及專業教育文憑
|
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(%)
|
教育文憑:
|
88%
|
學士:
|
100%
|
碩士、博士或以上:
|
52%
|
特殊教育培訓:
|
67%
|
|
年資
|
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(%)
|
0-4 年
|
39%
|
5-9 年
|
16%
|
10 年或以上
|
45%
|
|
|
|
天主教培聖中學班級結構(2024/25學年)
|
|
中一
|
中二
|
中三
|
班數:
|
4
|
4
|
4
|
|
中四
|
中五
|
中六
|
班數:
|
4
|
4
|
4
|
|
|
天主教培聖中學開設科目
|
2024/2025 學年開設科目 |
|
|
中一至中三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一至中三級:中國語文、普通數學、中國歷史、地理、歷史、資訊及通訊科技、宗教及倫理、音樂、體育、視覺藝術; 中一級:公民、經濟與社會; 中一及中二級:綜合科學、創新科技; 中二及中三級:生活與社會; 中三級:物理、生物、化學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- |
|
|
: |
中四至中六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國語文、普通數學、公民與社會發展科、數學延伸單元二、生物、物理、化學、歷史、中史、經濟、地理、體育、視覺藝術、旅遊與款待、資訊與通訊科技(網絡應用程式開發)、資訊與通訊科技(算法與程式編寫)、日文及倫理與宗教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主題式學習、綜合藝術(中四及中五級)、寫出我天地(中四級)、文學與文化(中五級)、生活中的數學(中五及中六級) |
| |
2025/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|
|
|
中一至中三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一至中三級:中國語文、普通數學、中國歷史、地理、歷史、資訊及通訊科技、宗教及倫理、音樂、體育、視覺藝術; 中一及中二級:綜合科學、創新科技、公民、經濟與社會; 中三級:物理、生物、化學、生活與社會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- |
|
|
|
| 中四至中六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國語文、普通數學、公民與社會發展科、數學延伸單元二、生物、物理、化學、歷史、中史、經濟、地理、體育、視覺藝術、旅遊與款待、資訊與通訊科技(網絡應用程式開發)、資訊與通訊科技(算法與程式編寫)、日文及倫理與宗教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主題式學習、綜合藝術(中四及中五級)、寫出我天地(中四級)、文學與文化(中五級)、生活中的數學(中五及中六級) |
備註: 本校安排中一級同學認識如何處理及準備個人的學習概覽事宜;而中四及中五級則會繼續更新個人的學習概覽。 本校因應學生學習水平而編班,以小班進行授課減少初中學生學習差異及加強照顧,因此本校的實際班數分別為: 初中各級有5班,共15班,全校共27班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