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慶圍Kat Hing Wai

地點:

吉慶圍

吉慶圍是一條古老的圍村,建於明朝成化年間(公元一四六五年至一四八七年)。圍村呈四方形,以青磚築成圍牆,保衛村民免受盜賊侵襲。村內設有一小廟,供奉了十五位神祇。吉慶圍以「鐵門事件」著名。一八九九年,錦田鄉民與趨前接管新界之英軍展開血戰,最後閉關鐵門退守於內。一八九九年春天,英軍以武力鎮壓鄉民的反抗,攻入吉慶圍後,把連環鐵門拆除,當時的港督並且把鐵門運往愛爾蘭作戰利品。


直至一九二四年,族中鄉耆鄧伯裘稟呈,由港府轉達英廷,要求把鐵門運回元朗錦田安放。港府為表示中英和睦,結果請准了英廷,把鐵門運回原處。一九二五年五月廿六日,港督司徒拔親臨主禮,舉行交還鐵門儀式。

吉慶圍位於新界元朗市鎮外沿,建於約500年前的明朝年間,現在仍有新界五大望族之一的鄧氏後裔定居於此。吉慶圍的村民為了抵禦盜寇,修築圍牆。這些客家人,今天仍然習慣戴上寬邊黑帽。


在吉慶圍遊走一趟,可以窺探定居於此的村民的段段往事。曾幾何時,甚至有老虎在此出沒。雖然一些古舊的建築已被新建的現代樓房所取代,但吉慶圍仍然保留有極具特色的炮樓和護城河。


吉慶圍呈長方形,以青磚築成圍牆,保衛村民免受盜賊侵襲。吉慶圍曾一度為英軍佔領,村口精緻的鐵門被運往英國作戰利品。後來英國為表示友好,才於1924年將鐵門送還。村內有小廟,供奉了15位神祇。


錦田位於新界中部,群山環抱,西臨元朗平原,背靠雞公山(古稱桂角山),東望觀音山,東南為大帽山,面積達四平方里,土地肥沃,水源充足。鄉民有本地人也有客家人,以鄧氏為最大望族,擁有當地最富庶的土地,是新界五大族之一。


北宋崇寧二年(1103年),時任陽春縣縣令的江西吉水縣人鄧符赴官途經桂角山岑田村下,見當地山清水秀,便安家定居於此,築南圍(今水頭村)及北圍(今水尾村),並將前三世祖墓移於新界各風水龍脈。山貝村側有稱為「金鐘覆火」的風水名穴,下葬者為鄧族二世祖鄧粵冠。


鄧符亦於桂角山下築成「力瀛書院」,為香港史上第一間有稽可尋的私塾。鄧符又廣置書籍,聚友研學。嘉慶廿四年(1819年),王崇熙編纂《新安縣志》時,力瀛書院「基址尚存」。


據歷史記載,錦田鄧族第八世祖鄧自明娶宋朝皇姑為妻,受封為「稅院郡馬」,光耀門楣,傳為佳話。此後歷代子孫散居到八鄉、屏山、廈村、大埔及粉嶺龍躍頭等地。由於鄧氏得姓南陽,而鄧自明又為稅院郡馬,所以錦田的祠堂都貼有「南陽世澤,稅院家聲」的對聯。


錦田原名「岑田」。明朝萬曆十五年(1587年),新安縣西部遭逢大旱,飢荒成災,義倉耗盡仍不能解困,各鄉捐米之量有限,錦田鄧元勛慷慨捐出12萬斤賑災,知縣邱體乾至為感激,親自率船到岑田取糧並向鄧氏致謝,見岑田土地膏腴,遂易名「錦田」。

景點訊息
開放時間:
門票 / 費用:
免費
地點:
如何前往:
港鐵錦上路站B出口。
傳真:
查詢電話:
電郵:
資料連結:
http://www.discoverhongkong.com/tc/attractions/nt-kathingwai.html

**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開放時間、票價等資料以館方公佈為準。**
地圖
相關活動
近期無活動
評分(5分最高)
5

評 論



*以上評論屬個人意見,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瀏覽者請自行評估,本網站恕不會負任何責任。*
 

為確保評語的真實性及參考性,如評語含以下內容將會被刪除︰
- 含粗言穢語或惡性字句
- 侮辱、挑釁、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或人身攻擊;
- 內容簡短﹑空洞,對別人沒有具體幫助;
- 具懷疑不實、偽造﹑惡意猜測或含誤導成份;
- 內容為醫生或員工以提交的虛假報告;
- 無親身經歷及懷疑由店方或其競爭對手發表的虛假報告;
- 重覆﹑濫發或利用不同身份對同一店刊登相似或相同內容的報告;
- 含有違法或違規內容;
- 內容與醫生診證無關
- 含未經版權持有人允許的內容。